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咨询 > 正文

陶西平: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分类: 咨询

2022-06-19

陶西平,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首任院长。

这两年听了一些课,有一些课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第一个是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节芬兰语课上,老师放了一段视频,邀请一位专家做演讲,演讲的题目是《监狱里的青少年》,这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接着,老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思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学们站起来发言。我当时听这节课,像是一节思想教育课,最后这位老师请了一位同学做总结讲话,题目是演讲怎么才能够打动人。那么,这节课就是将一个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教学,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很完整的结合起来了。

第二个是我在西安听的一所小学STEAM教育课。课的题目是《污水处理》,但实际上是要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用假货币去购买材料,最后进行装置。通过分组讨论,做污水处理的效果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这堂课的落脚点并没有在污水应该如何处理上,而是落在了如何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上。

第三个是在澳大利亚珀斯小学听的一节语文课。这个班级有20多名学生,课上讲了一篇课文。课文讲完后,老师给20多名孩子留了六种作业。最高层次的作业是让学生谈学习之后对于课文的深刻理会,最低层次的作业是针对一些英语水平比较低的外来人口,他们的作业是流利的读完课文。因此,20多名学生就有了六种作业。我问了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他给我看了一张学生表,老师告诉我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留适合他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提高。

第四个是我在加拿大多伦多一所公立学校听过的一节课。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一个孩子,他明显在智力上是有缺陷的,但是融合教育课程是要和其他学生一起上课的,老师会单独安排些适合这个孩子水平的游戏活动。边上还有一个人在照顾这个孩子,我一开始以为是孩子的家长,结果学校告诉我是志愿者来学校照顾这些孩子。他们希望让这样的孩子能够融入社会、与大家接触,并创造一些适合于他们的教育,而不是随大流。

第五个是我在西安听的一节高中语文课,讲的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人教版的高一语文课程。但是,老师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而是将陶渊明的另外一篇《五柳先生传》(人教版初二语文)与之进行比较。课堂非常的活跃,大家从景物的描写、人物活动的描写等一些角度找出陶渊明性格的不变和他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心态。我认为这节课确实是在探索过程中,发掘出了很多孩子原来不懂的内容。而我们常常讲,不懂装懂是不好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探究课是让孩子懂却要装不懂,最后通过课堂进行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表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这份报告是对历次教育改革做的一个反思,其中提到“某些人起初预测,教师职业注定会逐步消亡。这些人称,新的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教师,实现更广泛的知识传播,提高可获得性,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机会急速扩张的同时节约资金和资源。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预测已不再令人信服:所有国家必须仍将有效的教学职业视为本国教育政策的优先事项”。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使用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优先将教师放在第一位。

现在的课堂的外延是在不断扩展的,不再单纯只是一个几十平米的空间,而时间的外延也在扩展。但不管怎样,学校课堂还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还是当前落实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虽然不是唯一的形式,但也绝对不是次要形式。我们经过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第八次课改的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取得了许多成果,整体面貌已有了大的改观,这些变化在示范学校、课题研究与研究课上更为明显。所谓示范学校就是指一部分优质学校,表现比较明显,但从总体上来看,均衡程度还很大,所取得的进展有很多。例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互动性的增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合作性学习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加强;个性化学习的探索、有效教学的研究等等,应该说我们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充实新内容、开辟新路径,许多学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沿探索,并且有一些前沿的探索确实令我们耳目一新。

第一,模糊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界限,课堂已经不单是打铃进教室上课的课堂,时间也不再仅仅是那45分钟了,教学内容可能完全模糊了空间和时间。当然,不管是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某些校本课程,我们所指的模糊其实是模糊学科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界限。还记得我之前在多伦多的一所公立学校听了一节八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年级)社会课和科学课,其中社会课的内容是关于移民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主要讨论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到加拿大移民,是因为加拿大的环境好,而哪些环境比较好,大家需要一起讨论。当大家讨论到海洋环境比较好,那么要怎么样发展渔业,大家讨论了很多。但是这个课并没有结束,接着老师让学生们去考察唐人街,看移民的华人的生活情况,然后还要考察其他的移民区。这样,一节社会课的空间界限、时间界限就模糊了。还有一节科学课,课程内容是关于城市交通,因为这个学校菲律宾裔学生比较多,因此很多学生都做了菲律宾常用的公共汽车模型,那么老师就让学生将他们做的汽车模型与加拿大的公共汽车作比较,观察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城市交通。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突破了。

第二,自主学习。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七所自主学习的高中,其中有两所在多伦多。那么,到底自主学习是什么呢?老师不讲课了,在高中,学生按年度选课。例如,学生选择八门课,老师会给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一门课可能有15个单元,这15个单元分别涉及到什么样的问题,学生需要自己去搜集相关的材料。那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是辅导的作用。上课时,有几位老师坐在前面,大家有问题就去问老师,没问题的就自主学习,但是老师会进行周期性的考核。这就体现了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我想到,有一次我和多伦多大学座谈时,校方提到中国的学生想要考入多伦多大学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所以进入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学毕业率不高,不高的原因就是进入大学就完全是自主学习了,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因为中国的教学质量相当程度上是老师管出来的,当没有老师管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我也希望各个学校除了关注国外著名大学的升学率,还应多关注毕业率到底如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到底如何。

第三,利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目前国内已有近千所学校利用AI进行辅助学习。通过AI,把每个知识点用几万个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数据结合几百个优秀教师教这个知识点的数据,从中找到学习这个知识点的路径。然后再将这个知识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同的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在这方面有缺陷,有的人在那个方面有缺陷,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大家都需要45分钟来掌握这个知识点。但是,通过这样的大数据分析后,有的孩子可能几分钟就能掌握,有的孩子可能需要45分钟,有的孩子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从而辅助个性化的学习。我认为,利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在目前看来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的。当然,这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应试来讲已经有一些数据表明了成效,但对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可能还有待研究。

第四,成长评估——大数据教育区块链。我们要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发展水平,但是学生的平时增长的数据如何积累是个难点,现在我们还是主要通过考试来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估。京津冀合作建立的大数据教育区块链研究中心就是要解决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的积累,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成长的过程,从而进行成长的评估。我认为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前沿的突破,应该说教学改革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并且还在进行一些前沿的研究。

但是,我们目前关于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有一些校长借用商业的蓝海战略、红海战略的思维,也就是说学校主打的基础没有优势,在红海里可能没有什么竞争力,那么就选择打蓝海战略。学校打造一个特色,但是这个特色实际上和教学没有关系,也可以搞得很有名气,其实归根结底是主战场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我们的教育改革还是要集中在红海里,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第二,学校领导还难以用主要的精力研究教学,更难以坚持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当然,有很多校长是很关注的,特别是由于集团化办学,一个校长要管理很多所学校,他们可能连很多老师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就很难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研究他们的教学问题了。因此,这个可能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三,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研究课与常态课存在较大反差。第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针对性、实效性差。这是共性解读,比如有一个理念出来了,我们用一节课来解读这个理念,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针对学生的需求,这就会存在形式主义。我听过一节课,是关于小学的乘法口诀课,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牌子,是1×1、9×9这样的口诀。然后,老师会在黑板上画一个乘法口诀表,表是空白的,表的主题是“快乐学数学”。孩子们很活跃地做游戏,游戏中赢了的学生可以拿着牌子挂到乘法表的相应格子中,最后正好将乘法口诀表格填满。后来我就问老师,班级是正好45个学生吗?这时,老师脸红了,他告诉我说班上其实是53个学生,校长说那8个同学没法处理就没让他们来。那么,这就让我们反思了,我们设计这堂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题目是“快乐学数学”,那么那8个没来的学生他们是如何快乐呢?

因此,我认为,基础教育的创新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因此也就不能脱离课堂学习这一当前落实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立足适应时代发展,回归本真,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我们可以关注四个问题。第一,落实规范要求与推进教学创新相结合;第二,增长知识见识与增强综合素质相结合;第三,应用教学技术与优化教学过程相结合;第四,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每个孩子相结合。

一、落实规范要求与推进教学创新相结合。

大家明显的感觉到近几年来,我们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规范性是在逐步加强的。作为常规的课堂来讲,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规范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相对稳定的空间、相对稳定的人群、相对固定的时间、相对明确的任务。同样,常规课堂教学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主体性、教学设计无严格的规定性、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延展: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生成性问题,很难按照常规进程去推进。我也举过一个例子,是我听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小学语文课,讲的是小白兔跑到雪地里踩出了脚印,它说我会画梅花;大公鸡跑到雪地里踩出了脚印,它说我会画竹叶。老师的PPT做的很好,非常生动。但在课堂中,有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认为那个脚印应该是在雪地上,不是在雪地里。当时老师就愣住了,然后就让同学坐下来接着上课了。下课后,我问老师,孩子在课上提出的是一个多好的生成性的问题,为什么不展开讨论一下呢?老师就告诉我,因为PPT做的就是这些,如果耽误了,后面的内容就完成不了了。因此,我们经常把没有规定性的东西变成有规定性了)、教师风格的差异性和主导性(延展:教师在课堂中都是具有主导性的,但是各个教师的风格又不大一样,因此就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教学效果的难预期性(我们一般都会有一个预期效果,但是实际上课堂上最后获得的是非预期效果,无心插柳柳成荫)。

应该说,深化教育改革增强了基础教育的规范性。这包括目标的规范性、课程的规范性、课标的规范性、教材的规范性、考评的规范性、教学要求的规范性。我认为加强规范性是必要的,一方面明确教育方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规范中明白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另一方,落实教育目标更加容易了,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规范了。加强规范性,是为了更好的明确教育方向和更好的落实教育目标。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创造。落实规范要求,打好基础,课堂教学的创新有着迫切的需求,课堂的不确定性特点提供了创造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鲜活经验,因此,在落实教育规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性,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实效和推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们既要落实规范性,也要在落实规范性的同时发挥我们的创造性。

二,增长知识见识与增强综合素质相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5年9月19日公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围绕课程问题发表了工作文件,题为“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课程议题做准备”。在文件中主要概括了根据各国讨论的将来课程改革的大致方向,包括以培养能力、学生为中心、整体综合、多样包容、数字化、科学评估这六大方面的发展趋势。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可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相对优势就是双基优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相对弱势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我们应该发扬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应提高我们不足之处。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应淡化学习知识的作用,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的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改革不应将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割裂,应当将增长知识见识和增强综合素质紧密结合。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别提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其实就是综合素养,我们的知识、道理可以讲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流畅的背诵,可以讲国家层面是如何的,社会层面是如何的,个人层面是如何的,但就是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那么,综合素养还是提高不了。因此,通俗地说,综合素质既要增长知识和见识,又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实践转化为基础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就是习惯。说起习惯,好像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习惯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因此,素质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好习惯。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素质好,就是说这个人有一个好的习惯。我们所说的习惯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反应倾向,一个是思维习惯,一个是行为习惯。

反应倾向,实际上就是当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很自然的反映出来的对这件事情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这是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变成了习惯,变成了行为,而不是和很多人讨论后再去做的判断,这是很自然的反应。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生活形态、生活方式、工作方法、人际关系等,无不在急速的变迁中。社会逐渐富裕,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家庭功能逐渐改变,传统道德逐渐失去规范作用等,这些变化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教育事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青少年现在大多出现了一种多重人格的现象,这包括学会行为的无常性、学生发展中的智德分离、学生发展中的知行分离、学生年龄增长与道德成长的负相关。这种多重人格现象既是社会价值观多元性的折射,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在特定时期的反应。两者的交融既给青少年带来困惑,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必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最终成为青少年的反应倾向才是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我认为我们培养习惯首要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和课堂教学,形成学生的良好的反应倾向。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而整个社会多数的人对事物的反应现象就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认同。因此,我们社会的价值认同实际上是由反应倾向决定的。

思维习惯,这是大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最关注的。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的认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也有助于遵守社会的行为规则。但是,惯性思维如果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定式,就难于突破常规进行新的创造。我们的教育常常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式。网上有一道题目引发了大家的争议,认为现在的老师水平低,净出一些偏题怪题。这道题的内容是一条船上有几头牛、几头羊,那么试问船长的年龄多大。大家觉得这个题目很无厘头,但其实这道题是一道研究型的题。这道题是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各挑了20名学生,结果小学低年级没有人能做出来,因为大家认为牲畜的数量和船长的年龄之间没有关系;而中年级的有一部分的学生做出来这道题了,当然是瞎编的;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做出来了,大部分是瞎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因为经过我们多年的教育,学生知道只要出题就肯定有答案,没有答案也要想办法变出一个答案,不会去质疑题目。由此我还想到在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职员的时候,笔试结束后还剩下五个人,面试时就给这五个人出了一道题,“唐太宗在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你对这些政策做什么评价?”结果,这五个人中有四个人都答出来了,而另外一个人说唐太宗根本就没有出台关于改善环境的政策。因此,受到常规教育的影响,出了题目就一定要编一些答案出来,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面对的一个问题,称之为“鸟笼效应”。所谓“鸟笼效应”,就是指一个人在家门口挂一个鸟笼,每个人走过来都会问为什么鸟笼里面没有鸟,后来这个人就买了鸟放进了鸟笼。这就是因为思维定式导致的,其实鸟笼里面不一定有鸟,鸟笼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工艺品挂着。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审问、慎思、明辨,敢于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反思、对比和沟通等自我和合作教育过程,获得全面的理性认识、情感认识,这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

我们常讲,课堂教学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这是一个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很多人解读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文本,其实这其中还包括对文本的指引,因为文本也不一定都对。例如上海的一位小学生就指出小学课本中的一张地图有问题。很多时候,在课堂的最后老师会问学生还有没有问题,同学们都说没有问题了,老师非常高兴。但其实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这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我们思维方式要从“接受型教学”向“质疑型教学”转变,构建课堂教学的“审辨文化”,也就是审辨思维能力。过去我们称之为“批判性思维”,但是大家习惯认为“批判”就是否定,因此我们将它改为“审辨式思维”。审辨思维是从质疑到证实(证伪)再到理性判断,也就是说从怀疑为起点,通过学习和思考,最后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在学习的活动中,好奇心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还会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或发现的催化剂。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强,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其实这种精神正是潜力开发的体现。老师应该时刻注意保护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不能采取讽刺的态度,扼杀他们的求知欲望。孩子在低龄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往往是好笑的。比如,一个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和它的朋友们在一起,小白兔打开了它的冰箱,拿了一个萝卜给他的朋友。老师问孩子们,小朋友应该对小白兔说什么呀?第一个小朋友说,谢谢你小白兔。老师说,非常有礼貌。那么,大家看到第一个小朋友说,老师表扬说好,大家就都照样说。但是,到了最后一个小朋友,老师问小朋友为什么不说话呀?小朋友回答老师说,我想问小白兔冰箱里面还有没有其他吃的。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的表现了。我们应该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然也需要引导他们。我想到之前在纽约举办的一次学生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活动,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的报告给我了我们很多启发,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绘本,绘本的内容是给老鼠一块饼干后,老鼠还会要牛奶,给了牛奶以后,老鼠还会要吸管,给了吸管以后,老鼠还会要餐巾纸,它会没完没了的要。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要讲的就是,作为一个科学奖就是要有这样的精神,没完没了的探索精神。还有一次在北欧,北京的中小学生对话诺贝尔奖医学评委会主席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讲的内容是关于他发现了人的大脑海马区的一个地方可以影响老年痴呆症。在他们做完演讲后,有一些学生就自发的提出了一些问题,有的问老年痴呆还有没有其他的并发症;有的问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办法在早期就使得这种情况不发生;有个孩子问到学科发现都是团体合作的,为什么诺贝尔奖只发给个人不发给团体,这个问题把诺贝尔奖的评委会主席都给问住了,等了半天才回答是当初诺贝尔就是这么规定的。这些同学的探索精神特别好。因此,关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我们既要防止生硬,只进行灌输,不启发思考;也要防止盲目,只鼓励质疑,不着力引导。

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之前去浙江义乌绣湖小学参观,学校让我去看他们学生的书写。当时全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写字,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所有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时他们的眼睛与纸张的距离,甚至是身体与桌子的距离都掌握的非常好。我认为一所学校为学生的一生培养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比拿出几幅不错的学生作品要强很多。我想,这是在课堂上培养的,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培养更多的好习惯。 “习惯”不是单一的素质,反应倾向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因此,习惯是基础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就像爱因斯坦说过的,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我想,一个人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很重要的就是习惯。所以,高尚的道德、科学的思维、良好的行为,最终要归结为养成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忘掉”而不会“剩下”,也就不会真正成为教育的成果。

好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8年10月18日,“终身学习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概念、政策及战略”论坛在上海举行。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终身学习领域最高级别的专家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David Atchoarena认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终身学习不仅是个人生存的有效工具,更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应用教学技术与优化教学过程相结合。

现在传统的教学技术被信息技术取代的趋势是明显的。那么传统的常规教学技术是否还有需要?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我认为是需要的,关键在于传统教育技术的融合,包括说教精彩、解惑精辟、示范精美、启迪精妙的恰到的融合。我们现在的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的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实际是一个相互的互动,包括文本的互动,把文本看成是互动参与的对象。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动力学实验室运用科学手段找到了预测团队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手段——沟通。并确定了影响团队绩效的三个沟通要素:活力度、参与度和探索度。我认为这值得课堂教学借鉴。沟通要素的活力度,是指成员之间互动的次数和性质;参与度是指成员参与互动的广泛程度;探索度是指成员带来外部信息的情况。我觉得常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现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很多方面了,例如在线教学的MOOC与翻转课堂、智能技术的虚拟助手及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的平板电脑及自带设备与移动学习、工程创新的3D打印及创客空间及物联网和机器人、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及量化、自我学习管理系统、交互技术的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现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校与教师功能、教育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影响,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2015年9月15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全球首个15岁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报告认为:学校还没有充分发挥技术在课堂上的潜力以应对“数字化鸿沟”,也未能培养每名学生拥有当今“连通世界”所需的技能。评估报告强调:这些根据PISA结果分析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IC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于正规教育。另外,既是在ICT广泛应用于课堂的国家,ICT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也喜忧参半。实际上,PISA结果还显示,既使在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巨大的国家,学生的PISA阅读、数学或科学成绩也没有显著提高。因此,他们总结出,教育者需要时间和精力学会如何在教育中使用技术,同时始终专注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将21世纪技术单纯添加到20世纪的教学中只会稀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代言人。这些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水平的提高。

在瑞士参访时,我问了他们关于信息技术的投入是如何分配的。他们告诉我,1/4用于硬件建设,1/4用于软件和资源开发,1/2用于教师培训。而且他们最后还补充了一句话:如果不把1/2的费用用来培训教师,前面那些费用就是白花钱的。因此,归根结底,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这样,技术不再单纯是技术,必须要和艺术结合,老师才能真正的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四、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每个孩子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家都比较关注“公平”和“质量”这两个词,但我感觉最难的是“每个”这个词,这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在课堂上面向的是全体,但这并不等于面向每个,因为全体里的一个和每一个是不一样的。课堂中,有哭的、有笑的,有思维能力强的,有动手能力强的,有这样优势的有那样优势的。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学生。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网上有很多人批评这句话,而且有一个网站专门做教育最大谎言的征集,很多人包括一部分的专家都用了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话。我认为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社会上对老师的指责太多了,大家把学生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老师,所以我也不赞成这句话来指责老师。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话,因为陈先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应该去研究他们。有的人说,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不会破案的公安局局长;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实际上,公安局长破不了的案子,是可以向别的公安局长请教的,也许别的公安局长可以破,治病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教师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应当把努力探索教好每一个学生的途径作为自己的追求,而不是选择可以教好的学生。

当然,现在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教好?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但是,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借鉴。2018年,奥巴马主持制定的美国教育改革法案《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简称ESSA)》正式开始施行。新法案的突出特点体现在用“达标+成长”的概念完善了小布什《一个都不能少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简称NCLB)》的“达标”概念。这两个法案实际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有个观点是有区别的。小布什的法案其实要让孩子达标,对教师的问责也是达标。如果不能达标,对学校就要进行问责,甚至撤销学校,与教师的工资挂钩。这是以达标作为评价教好或没有教好的标尺。而奥巴马的法案是人人成功法案,他的标准是“达标+成长”,就是有的孩子不一定达标,但是进步了。在这里,我们就想到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由此,现在就出现了“成长评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标准来评价,就是“达标”,要达标的话,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德智体美劳、不同年龄段都有标准,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达标。但是,达标不一定等于成长。有的孩子即使学业成绩特别好,原来的基础就特别好,上不上这个学校成绩也会好,也就是在这个学校并没有多大进步,只不过靠这个学生原来的基础,这是从达标的角度进行评价。但是,我们从成长角度来评价的话,可能这个孩子并没有多少进步。但也有一些孩子,他可能没有达标,但是进步了,我认为孩子的进步就是我们教育的成果。我们的教育固然要追求达标,但要立足于成长,要立足于使每个孩子能够变得比原来更好。我们现在关注考核达标比较多,考核孩子的进步、有多少孩子进步了、孩子在哪方面有进步,这样的关注是比较少的。因此,“达标”+“成长”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立足每个孩子的成长,无论是终结性评价,还是形成性评价,在进行客观描述的同时,都应把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作为评价的首要目标。一个孩子再好,我们也要关注他在哪方面的进步,一个孩子再有问题,我们也还是需要关注他在哪方面的进步。我认为,这是下一步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对成长的关注是不够的。

那么,现在我们也不能为难老师,现在的老师主要要面对三类的学生,一类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或者学习方式、社会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不仅自己学习不好,还会影响班级;第二类学生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学习基础特别差,考试成绩总是不及格;第三类学生可能是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的孩子,我们在进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秩序的进行。对于这类孩子,如果我们都只用一个达标的标准来看教育效果,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加上“成长”的标准,就可以看出老师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比过去更好一点,当然最后我们希望是能够达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那我们应该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现在有很多评价的表,例如展示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学案设计、资源整合、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对话评价等,有的是10分,有的是20分。当然,我不否定这样的评价标准,将来我们还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研究。我想,我们很难用一节课来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但终究是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我觉得还可以再进一步试验。那么,是否也可以用“达标”+“成长”?因为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达标”可能不一定能达到,但是我们看他们是否有所成长。因为我们的教育的最终希望还是寄托在这波年轻的老师身上,如果这波老师无法成长,只靠老一波的教师,教育改革的未来就很难有希望了。因此我们要关注教师的达标,更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也用“达标”+“成长”来评价。

之前我在参加亚太地区的教育讲评时,发现菲律宾递交的一个材料中谈了一个观点。他们认为,我们当前的教育途径需要教育者对教育中涌现的需求具有敏感度,教育者要乐于参与发现的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如果想要成为高效的教育者,就必须同时成为一个永不停息的学习者。如果想要使学习成为可能,没有比成为一个倡导者更快、更简单的方式。我认为这句话给我们的提示就是如何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是要让老师说出他说倡导的是什么,后用他所倡导的来指导他的行动,这样老师的自觉性就会加强了。

所以,加强回归基础的引领,激发教师的热情,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减少对教师自主性的束缚。关于教师自主性的束缚这一方面,我认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全国负责培训的一批优秀的教师名单中,很少是被别人培训出来的,因此他们的自主创造性非常重要。当然培训也是必要的。因此我认为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教师自主性的束缚,这是校长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创新回归基础的重要课题。因此,改革最终还是要发生在课堂上。谢谢大家!


来源:

责编: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