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当迪奥身陷“抄袭”风波,中国时尚圈能做的还有很多

分类: 评论

2022-07-17

号称“采用标志性的Dior廓形”,但实际外形和细节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几乎一模一样。近日,“迪奥抄袭”话题登顶热搜,许多网友指责其是在“文化挪用”“文化剽窃”。

平心而论,版权是现代商业衍生的概念,而马面裙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千年,从严格法律意义和规则意识上讲,这算不上完全的“抄袭”“剽窃”,但这番较真,也不能归结于网友“玻璃心”。事实上,使用中国元素作为服饰创意在西方时尚界有着悠久的历史,路易·威登、圣罗兰、香奈儿包括迪奥都曾推出过“中国风”产品。此次“翻车”,关键点在于其服装造型明明“搬运”了我国传统服饰马面裙的设计,却不承认灵感来自中国,偏说是自己的想法。正如有业内人士所担忧的,照这么个“拿来主义”法,在奢侈品牌的强大影响力下,当有朝一日中国传统服饰走向世界的时候,会不会反被质疑是在抄袭?

迪奥会如何回应舆论关切,各界都在关注,但透过这场风波也要看到,在当今世界时尚领域,中国人的话语权还很不够。一方面,与中国强大的服装制造能力相比,我们设计能力、品牌体系的短板还很明显。换言之,中国拥有服装制造链,但很多发达国家拥有时尚制造链。西方品牌或是以“皇室认证”追溯历史,或是以“手工打造”标榜品质,或是以“联名限量”创造噱头,令消费者应接不暇,心甘情愿付出高额溢价,同时也令西式审美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主流审美”。另一方面,品牌知名度上的强势,也给了一些奢侈品“非买我不可”的狂傲,在中国市场大搞“吃饭砸锅”,造成了很差的观感。

今天的中国,消费市场日益广阔,消费认知和眼界日益提升,这正是中国服装品牌转型升级的契机。近年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在消费上不再盲目从众、唯“洋”是举,“中国文化”“历史国风”开始引领潮流。“汉服热”悄然勃兴,“唐乐舞”备受追捧,“老国货”东山再起,面对这份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应当抓紧总结、提炼、创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抽象成现代的表达,与文物展览、影视剧、音乐、当代艺术等各种形式紧密配合,创造更能为当代人所接受的东西,形成一种与中国经济实力匹配的时尚输出,打破欧美对于时尚定义的垄断,实现“我为自己代言”。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就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形成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国服饰。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中国融入并引领世界的脚步,“中国设计”“中国时尚”必将不断产生精品,赢得一席之地。

资讯来源:京报网

责任编辑:果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发布者注册发布,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T[telephone]}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新闻排行